2025年1月

17日
[新界北新市镇新发展区网页现已启用。]

Date:

Venue:

Address:

Time:

项目概览

发展定位

2023年10月公布的《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勾划了北都四大区域的发展定位, 新界北新市镇位于北都的口岸商贸及产业区。

新界北新市镇项目范围约1,420公顷,包括香园围、打鼓岭、坪輋、恐龙坑、皇后山、文锦渡、罗湖南等区域,拥有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三个口岸之利,有潜力发展各种与口岸相关的经济用途和需大片土地运作的产业,成为口岸商圈及新兴产业基地,可与深圳罗湖区的发展优势互补。

土木工程拓展署和规划署于2021年10月展开新界北新市镇的规划及工程研究,以就这个新发展区制订土地用途建议方案。

交通连接

2023年年底发表的《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建议在2039年及以后于北都东部落成两条铁路和一条主要道路(两铁一路),以配合新界北新市镇的发展,加强北都各新发展区及口岸之间的互联互通。两条铁路分别是东西走向的北环线东延线和南北走向的新界东北线。北都公路(新界北新市镇段)将成为东西走向、连接新界北新市镇与北都其他新发展区的主要道路。

发展建议

概括土地用途

土地用途预算

主要发展参数

备注:

  1. 包括物流、贮物及工场(85公顷)、食品相关用途(25公顷)、绿色产业(25公顷)、先进建造业 (20公顷),以及先进制造业(55公顷)。
  2. 铁路站500米范围内的用地的拟议地积比率为6.5 - 7倍。
  3. 包括私人及公营房屋。皇后山现有及已规划的16,000个公营房屋单位也计算在内。
  4. 包括现有人口和皇后山已规划公营房屋的人口约51,000人。

项目重点

口岸经济

口岸地区过去多为边境禁区,主要承担保安和过境功能。两地融合和日益增加的跨境人流为口岸地区带来重大的机遇,而拟议北环线东延线和新界东北线亦可加强各个陆路口岸之间的连系,驱动当区发展。

我们建议改造文锦渡和香园围口岸一带(约225公顷)成为口岸商住区,提供香港享有优势的商贸、金融和专业服务等,亦可以为本地人士及跨境旅客提供休闲、零售等服务,推动口岸经济。区内住宅单位也能为频繁往返两地的人士提供居所。

新兴产业

为善用新界北新市镇的广阔空间、邻近口岸的优势及「东进东出」的货运策略,我们计划在新发展区预留约210公顷土地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涵盖以下界别,为人才和区内居民创造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并促进职住平衡。

现代物流

约85公顷作现代物流(包括兼备多层物流综合大楼和露天作业的物流园),以善用香园围口岸因应「东进东出」货运安排的策略而加强了的货运角色。

食品相关用途

约25公顷作食品相关用途(包括食物冷链设施、多层式水耕农场、多层式禽畜饲养场等),集聚这些用途可建立一条涵盖食品生产和分销,并且着重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食物供应链。

绿色产业

约25公顷作绿色产业(包括环保园第二期、园林废物处理及循环再造设施)以推动循环经济。

先进建造业

约20公顷作先进建造业(包括提供相关研发、认证、贮存及训练设施和高效建筑(包括「组装合成」及「机电装备合成法」)相关的用途),加强香港先进建造业于大湾区的领导地位。

先进制造业

约55公顷作先进制造业,包括以科技带动生产的新兴产业,以及预留用地予新型工业化和应对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尤其是一些现阶段未能预见的新兴产业,让香港在产业用地方面有更好的准备以抓紧未来机遇。

文教体育枢纽

新界北新市镇的中部建议打造成为一个集专上教育、文化及体育设施的滙聚地,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尤其是让年青人发掘和尽显潜能,实现抱负和得到满足。拟议的设施不但为新发展区添上姿彩和活力,亦有助香港在区域和国际舞台上飞跃。

我们计划提供约40公顷土地作专上敎育用途,连同在牛潭尾和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的专上敎育设施,组成「北都大学教育城」(大学教育城),致力打造香港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我们亦计划提供约50公顷土地建设「河畔文化谷」和「活力体育区」。河畔文化谷会预留用地作香港演艺学院的第二校舍、博物馆群及表演场地,这些设施会与区内文化遗产资源交滙融合,培养香港艺术人才,加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角色。活力体育区的各类设施及场地可用来举办国际和本地体育赛事,为本地运动员提供练习场地和推广新兴及城市运动,有助推动香港体育产业的发展。

河谷绿廊

新界北新市镇拟建一条长约8公里的绿廊。绿廊由「东江水绿道」*和「中央河谷」组成,把新发展区西部及东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独特蓝绿景观。我们会研究以自然为本的方法建造绿廊,并致力提升生物多样性,例如进行大量绿化、建造生境、建立自然公园,以及活化河流。在建造绿廊时,会一并提供蓄洪设施及改善河道,从而提高新发展及乡村的防洪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抗御力。

* 「东江水绿道」是在文锦渡现时为香港供水的东江水管的上方及两旁建造的休憩用地

河谷绿廊将成为一条滙聚城乡和串连文化、自然和康乐的纽带,它会连结新发展区内的乡村、新社区、历史建筑、文化体育设施和休憩用地;延伸的行人及单车网络会连接新界北新市镇周边的郊游径和乡郊(可前往龙跃头文物径、红花岭郊野公园、八仙岭郊野公园、华山等),以推广健康生活和绿色旅游。

* 仅供说明的构想图

优先发展区

新界北新市镇是北都面积最大的一个新发展区,其发展面积(1,175公顷)远较其他新发展区大,占整个北都约3,000公顷新发展土地逾三分之一,预计需要约20年或更长时间分阶段推展。为了善用这片新发展土地,合理地摊分收地及工程开支,确保资源运用得宜,并顾及对现有社区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我们会务实地按序分阶段推展新界北新市镇,小心设计各阶段的用地规模,为不同的经济用途/产业,持续并有序地提供土地。

我们建议首先推展约206公顷的「优先发展区」。考虑到公营房屋并非新界北新市镇的首要实施重点和善用口岸以及香园围公路的优势,我们建议先行发展香园围地区(包括口岸商住区、企业园)和大学教育城,推动口岸经济,发展新兴产业,以及培育高端人才,详情如下:

香园围口岸商住区、企业园

在跨境货运「东进东出」策略下,香园围口岸将会是香港东面唯一跨境货运的陆路口岸。另一方面,其客运量也持续增长。我们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口岸设施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如香园围公路),优先发展(1)香园围口岸商住区和(2)香园围企业园,提供土地予口岸相关的经济用途(如商贸、零售、个人服务等)和新兴产业(如现代物流业、食品相关用途、先进建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新界北新市镇的发展定位建立基础;亦会建立以私人住宅为主(约12,000至13,000个单位)的社区,并配备社区设施。

大学教育城

优先发展香园围地区以南、打鼓岭一带的大学教育城用地,致力打造香港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有关的专上院校可跟北都的产业及经济用途互动协作,并能深化与大湾区城市在专上教育相关领域的合作。大学教育城用地除可用来兴建校舍,还可提供学生宿舍予不同专上院校的学生。大学教育城坐拥中央河谷的独特景观。河谷两旁的休憩用地可成为大学教育城的前厅,提供亲水体验,丰富整体氛围。我们亦建议在大学城周边提供约5,000至6,000个私人住宅单位,增加师生的住宿选项。

土地用途预算


主要发展参数


备注:

  1. 包括物流、贮物及工场(20公顷)、食品相关用途(5公顷)、先进建造业(6公顷),以及先进制造业(33公顷)。
  2. 拟议地积比率为6.5-7倍。

主要规划及城市设计概念

新界北新市镇的规划框架由一廊、二轴和三关所组成。一廊是串连新发展区东部和西部重点发展的绿廊。二轴是两条发展轴,沿北环线东延线和新界东北线的站点位置建设集约、便捷和凝聚的社区。三关是指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三个口岸,利用附近一带发展口岸经济。

产城融合、城乡共融

我们以建设北都成为香港第二个经济引擎为目标,采取「产业导向」的土地规划,建议在香园围和恐龙坑一带提供土地发展不同产业,以善用这些地方邻近香园围公路和连接到未来北都公路的地理优势;至于口岸经济用途,则会聚集于香园围口岸、文锦渡口岸和罗湖南一带。在「产城融合」的理念下,区内的产业/商业用途不但能够驱动经济发展,亦同时促进生活社区的融合发展,增加新发展区的活力。 我们计划在拟议铁路站附近规划较高密度的发展以善用土地潜力,便利出行,并会尊重现有乡村地带的特质和力求达致「城乡共融」。

我们会悉数保留区内21个认可乡村╱原居乡村,亦会从城市设计方面入手确保新发展和乡村环境融合调和(包括尽量在乡村地带周边划设合适的休憩用地╱美化市容地带作为缓冲,以及适当地调低乡村附近的建筑物高度和维持乡村的视觉景观,从而减低新发展对现有乡村的视觉影响,让两者和谐交接)。

8公里长的绿廊及其延伸的休憩用地、行人及单车网络会进一步拉近乡村和城市生活,有助推广和彰显区内的丰富人文资源。村民亦将受惠于全面规划的社区、休憩和商业设施,以及更佳的内外交通连接、基础设施(包括供水、排污、排水)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如绿化、通风廊、蓄洪设施)。发展也会为村民带来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宜居、智慧和绿色的碳中和社区

我们亦致力将新界北新市镇建设成智慧和绿色的碳中和社区,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抗御力,并提升生物多样性。

城市设计重点

主要智慧、绿色及具抗御力的基建设施

公共设施

我们会提供配合新界北新市镇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例如滤水厂、净水处理设施等。为了应付北都及更广泛地区的需要,我们亦需规划先进的转废为能设施及其他废物管理设施(如回收及循环再造设施、厨余预处理设施等)、食物管制设施、屠房等。这些配套设施会设于新发展区的边缘位置,尽量远离市中心及住宅区,并直接连接公路系统,减少来往这些设施的车辆对区内的影响。政府亦会采用合适的建筑设计和缓解措施,确保这些设施的外观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减低对社区带来的影响。

初步发展时间表

「优先发展区」内的食物管制设施会较早推展,以便转移文锦渡口岸的食物管制功能至香园围口岸,从而改造文锦渡为纯旅检口岸。「优先发展区」余下部分的政府主导工程预计最早于2028/29年展开。

「优先发展区」以外的发展用地(约960公顷)属中长期的发展,可考虑分批推展。

我们会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过程中与受影响的住户和作业者保持沟通,尽量提供所需资讯及协助,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资格审查,以提供安置和补偿安排。

就新发展区开发模式,除传统由政府出资和主导的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安排外,我们亦会考虑不同的开发模式如原址换地和「片区开发」等。例如香园围口岸一带的规划将配置较多的商住元素,亦受惠于现有基建(包括香园围口岸和香园围公路),可以善用口岸人流和周边产业用地所带来的效益,因此这一带土地有条件采用「片区开发」模式发展,借助市场力量提速提量。

在敲定有关土地用途后,我们会进一步考虑工程时间表和实施计划。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文件

公众参与活动

日期:

举办地点:

地址:

开放时间:

其餘的巡迴展覽場次持續更新。

Date:

Venue:

Address:

Time:

宣传影片

提交意见

我们于2025年1月17日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包括巡回展览、简介会等)以收集公众意见。公众可于2025年3月16日或之前透过邮寄、电邮或传真提供意见。

如果想就「马草垄发展建议」发表意见,请浏览该项目网站 (https://nm-mtl.hk/) 了解详情。


我们会因应所收集的公众意见,及其他相关因素,深化有关土地用途建议,并进行相关技术评估。

阁下提供的资料和意见会供政府及其代理人作研究整体分析之用,不会以阁下所提供的原状披露或转移于第三方。政府公布公众参与的结果时会以摘要或综合形式表达。

资讯中心

相关连结

下载

联络我们

邮寄地址

沙田乡事会路138号
新城市中央广场2座
12楼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09:00 - 17:30

电话号码

请于办公时间致电以下热线:
+852 3856 5428 /
+852 3856 5458

传真号码

电邮地址

info@nm-ntnorth.hk

阁下提供的资料和意见会供政府及其代理人作研究整体分析之用,不会以阁下所提供的原状披露或转移于第三方。政府公布公众参与的结果时会以摘要或综合形式表达。